您的位置:首页 > > 行业动态

重大利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调整,取消发证前检验为企业减负

2025-05-296

在企业经营的诸多环节中,获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至关重要,其审批流程与要求时刻牵动着企业的心弦。近期,一则重大消息在企业界引发广泛关注:市场监管总局正组织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进行修订,其中 “取消发证前检验” 这一调整,犹如一场及时雨,为企业带来了诸多利好。

一直以来,发证前检验是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批流程中的关键一环。企业在申请许可证时,需等待相关部门安排检验,这一过程往往耗时较长,涉及繁琐的程序和高昂的费用。对于一些急需投入生产、开拓市场的企业而言,时间成本的增加可能导致商机错失;而检验费用的支出,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尤其是对中小企业而言,压力更为明显。

此次条例修订,明确取消发证前检验,改为由企业自行提交有法定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检测报告。这一调整,无疑是对企业的重大利好。从时间成本来看,企业无需再漫长等待官方检验安排,只要提前准备好符合要求的检验报告,即可加速申请进程。原本可能耗费数月的审批周期,有望大幅缩短,企业能够更快获得生产许可,投入生产运营,抢占市场先机。以某新兴的电子设备制造企业为例,以往申请生产许可证,仅发证前检验环节就需等待 2 - 3 个月,如今政策调整后,若企业提前做好产品检验,整个申请周期可能缩短一半以上,能更快将新产品推向市场,满足市场需求。

在经济成本方面,取消发证前检验为企业减轻了直接的费用负担。以往,企业不仅要承担产品送检的费用,还可能因检验流程繁琐产生额外的人力、物力成本。现在,企业可自主选择法定资质检验检测机构,通过合理比价、优化检验项目等方式,降低检验成本。同时,减少等待检验的时间,也意味着企业能更快将资金投入生产,提高资金周转效率,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

除了取消发证前检验,此次条例修订还有诸多亮点。在审批时限上,原条例规定自受理企业申请之日起 60 日内,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主管部门应当作出是否准予许可的决定,而修订后的条例将这一时限压缩为 30 日。这一举措极大地提高了审批效率,减少了企业取证的时间成本,让企业能够更迅速地规划生产、拓展业务。在审批事权上,明确要求省级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主管部门不得下放审批权限,确保审批的规范性和权威性,为企业提供更稳定、可预期的审批环境。

当然,政策调整也对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需更加重视产品质量的自主把控,选择有法定资质、信誉良好的检验检测机构,确保提交的检验检测报告真实、有效。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内部质量管理制度,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控,以应对后续可能更为严格的监督检查。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的这一系列调整,尤其是取消发证前检验,是政府部门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的有力举措。企业应积极关注政策变化,充分利用政策红利,提升自身竞争力,在市场中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在线客服

关闭

客户服务热线

+86-021-60130413(总经理室)
+86-021-60130415(市场部)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系统